企業新聞
創建中國式的健康養老模式(一)
所謂的健康養老,簡單地說,就是以老年人的健康為主要目標的養老模式,往深點說,就是把健康產業與養老產業進行深度融合的模式,進而再發展出由老齡人口來主導整個健康產業的局面,如此也就是“健康產業老齡化”(其他各行各業都要求年輕化,唯獨健康行業應要求老齡化),這也恐怕是解決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最佳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將另文表述)。
為什么養老要以健康為主要目標呢?因為,所謂的養老,主要就是讓老年人頤養天年,過一種相對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生活,即讓他們的健康維持在一個相對好的狀態。為此,吃喝住用行對老年人來說一般不是最重要的了,因為他們已吃不了多少喝不了多少,居住和用度也無須太奢華,最苦惱的莫過于他們身體在一天天衰老退化,進而全身出現各種各樣的慢性病。怎么樣讓他們無病痛或少一些痛苦的老去,這才是核心問題。這個核心問題也就是健康問題,所以,健康才是老年人的最大需求。
同時,老年病和慢性病又不是靠吃藥打針就能解決其根本的,相反吃藥打針還可能加速他們的衰退和死亡,也更加加重他們的痛苦。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應該用保養健康的方式和手段,以便讓他們的身體得以相對的延緩衰老(抗衰),讓他們的病情不惡化、不發展,或讓疾病盡可能往好的方面轉歸,或者恢復到一種相對正常的健康狀態,并讓他們的心情保持一種快樂狀態。那么,這些個保養健康和診療疾病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就是我們要倡導的“健康養老”模式。換言之,健康養老模式其實就是自然而然的健康保養(含健保和康養)和人智人為的疾病防治(含醫養結合)的綜合運用。其中健康保養應是最主要的,而疾病防治只是最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

01、健康養老與醫療養老是有很大區別的
現在大家正熱衷于“醫療+養老”的醫養結合模式其實就是“療養院”模式或“養老醫院”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大多數老年人(包括有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老人)來說根本不需要,其定位只應該是面向易復發病老人、患有大病或重病老人以及絕癥晚期老人,其服務的內容以“為老年人提供生活護理服務、精神慰藉服務為基礎,再提供醫療診治服務、大病救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這種醫療養老(也就是醫養結合模式)與健康養老在內涵本質和服務項目上是有很大的不同,醫療養老突出的是醫療診治的幫助或救助,也就是疾病的防治上,而健康養老則是除了醫療幫助或救助外,還更多地體現在對健康的保養維護和建設提升上,當然也就包括康養服務。
首先來看,醫療養老的側重點是醫療防病治病,旨在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主要是針對患有重大或疑難病癥的老年人的,也就是說,其核心目標是“疾病”,是針對疾病的防治來構建的養老模式。但要清楚的是,用醫療來防治疾病,也僅僅是對疾病進行有效的管控或是消除,但不能祛病根,其對健康的作用和貢獻也是微乎其微(只有8%,WHO的結論),由此可見,醫療養老對于老年人的健康和整個老齡人群來說,其目的和意義并不大。而健康養老側重的是對健康的保養維護或建設恢復,也就是說,其核心目標是“健康”,是針對健康做一些建設性的工作,這種建設強大健康的模式也將有助于慢性病的自我康復和老年病的延緩自控。
大家試想一下,只要我們的健康建設強大起來,疾病是不是就可以自我消退或減輕了,或者說,只要健康恢復了,是不是就沒有病了。其實,所有的疾病都是不健康的表現,健康擁有了,自然就沒病,也會少生病或不生病。所以,針對老年人(其實對所有人也是一樣)重點不是放在疾病的防治上,而應該是放在健康的保養上,也因此,健康養老比醫療養老更有社會意義和生命價值。
其次,還要搞清楚的是“醫療幫助”和“健康服務”這兩者的本質問題。面對老人和病人,我們往往視他們為弱者,是需要幫助的人,其指導思想也往往總是想著該如何才能幫助到老人或病人,甚至是在大包大攬地替他們扛住問題和消除疾病。其實,這樣往往帶來很多負面的東西,尤其是對他們心理造成了很不積極的感受,也就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疾病的康復。其實,應該考慮的或許是“如何更好的引導老人和病人去自我認知覺醒和成長提升”,這也就是要提供相應的“服務”了。
醫療幫助與健康服務在某種層面上講是完全不同的。幫助一般是基于不平等、不公平基礎上所建立的關系。這往往發生在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遠遠弱于你的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們會驚訝的發現,我們總是不斷地幫助那些不如我們、比我們更有需求的人,尤其是老人和病人。請嘗試思考一下,當我們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不平等、不公平來幫助別人的時候,往往無意識的從別人那里獲取了更多的自我優越感,而這些其實遠多于我們給予的幫助,即我們的獲得比付出多更多。也就是說,幫助別人的行為,很容易降低了或損傷對方的自尊心、自我存在感以及獨立感和整體性。當我們給別人以幫助的時候,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力量。
而服務就不是這樣的,服務是基于一種平等的關系。在情景過程中,服務者沒有優越感,也不是居高臨下,而是用全部的自己來服務,從自我經驗中抽離,用自己的不足,甚至是自己內心深處最黑暗的一面來服務。服務者完整的與被服務者相處,完整的生活。另外,幫助往往招致債務或被幫助的人欠你一個人情。而服務就好像是療愈,是互相的,沒有債務,也不欠人情。我們在嘗試服務別人(當然也有幫助在里面)的同時更是在服務我們自己,內心的滿足感會讓我們滿懷感恩。所以說兩者完全不同。
另外,服務也是不同于幫某個人修復。當我們懷著修復別人的心,就會視對方為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而唯有我們來幫他修復??梢?,在修復的觀念中,也是基于不平等觀念,很容易淪為道德的奴仆——陷入距離感。當我們服務時我們看到并相信原本完整的自己,從而與對方完整的協作。
還有一點,醫療幫助和修復還可以脫離健康服務而存在,在沒有健康服務的情況下,醫療可以強行修復或者幫助患者控制疾病。所以,結論就是醫療幫助和強制修復是醫療者自身力量的一部分,而健康服務是服務者自我心靈成長的一部分(當然服務者也有幫助他們的行為,但主要還是成長自己)。從外面觀察或許他們都是一致的,但從內心的角度來講,極為不同。
從本質上說,醫療幫助和修復與健康服務和恢復都是生活方式的一種。但采取醫療幫助的方式,你會看到老人或病人是弱者;當用醫療修復,你會看到病人的缺失;當在健康服務中,你會看到生命的全部。健康保養服務的沖動自然而生無須主動調整或者控制。足見,修復和幫助是基本的治療,但不是治愈。長期飽受慢性病痛的病人或老人可能會收到了非常多的醫療幫助和修復,然而,這些都在無意當中讓病人或老人更為痛苦和受傷害。只有健康服務才有可能療愈疾病或平復心靈,因為彼此都會感受到了完整。
所以,健康養老雖然包括醫療幫助和健康管控,但主要不是醫療幫助和修復,也不是什么醫療與養老結合,而是要用健康保養服務或健康建設促進的手段來解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健康問題:第一,通過健康服務來讓老人心情愉快,而不是通過強制幫助和修復身體而傷及到他們的自尊心和身體機能;第二,通過健康服務來使老人身心恢復或保持健康,即通過一些調理保健的手段和心靈的溝通服務(康養),這樣既不傷及老人的身體,又不傷害老人的自尊(心靈),從而更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這樣老人的投入是最低廉的,付出也很少,也不用大量花錢吃藥打針或手術醫療了。
總之,健康養老包括醫療養老,也比醫療養老不僅有著很大的本質區別,而且還有很大的優勢和價值。

02 健康養老的基本技術和服務內容
由于我國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大大加快,而老年人口中90%左右均為慢病患者,再加上老年衰退問題,因此要做好健康養老,不解決好慢病康復和延緩衰老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解決好老人慢病和老年退變的方法就得要特別溫和并有效率,因為,老年人的身體再也經不起折騰。所以,就得采用“健康服務或恢復”模式,而不是“醫療幫助或修復”方式了。
1、健康檢測評估
?。?)脊柱形體結構測評(脊柱健康學檢測系統)
?。?)臟腑氣血功能測評(臟腑和經絡檢測系統)
?。?)基因量子信息檢測(生命的信息檢測系統)
2、健康保養維護
?。?)脊柱形體結構的調養——調形養身
?、?術養——中醫外治
即應用傳統中醫的“砭、灸、罐、手、捶、槍、貼”等技術以及現代醫學的電摩、熏蒸、熨燙、電磁激等物理方法進行保健強健養生。主要目標就是使身體各組織器官,尤其是脊柱系統達到“松、通、溫、平、穩”的目的。
?、?形養——運動鍛煉
主要包括形體鍛煉、休閑娛樂及體育健身活動,融合了醫學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F代醫學主張“生命在于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但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其運動方式:體育健身、瑜伽修煉、武術鍛煉、氣功修煉、舞蹈健美、脊柱體操等。
?。?)臟腑氣血系統的食養——益氣養血
?、?營養——營養食品
保健營養品其應用范圍較廣,適應人群也較多。主要內容為保健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還包括茶、酒等保健飲品,以及民俗等飲食文化。
?、?膳養——藥膳湯劑
主要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藥;用中醫方劑理論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膏、丹、丸、散、湯;其制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可入平常的飲食,故常有“中醫藥膳”之說。藥養的目的是:排、通、調、補、固。
?、?氣養——健身氣功
氣養又稱食氣或服氣療法,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多涉及中醫、佛家、道家、辟谷修煉和武術等文化內容。
?。?)心性精神情志的修養——修心養性
?、?心養——心理調適
強調在養生的過程中,應清心寡欲,順其自然。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性。重在靈性的“清、興、寧、和、順”上。
?、?神養——精神意念
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多涉及國學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學養——文化修煉
通過學習知識,尤其是道、佛、儒等傳統文化的熏陶,以及現代文化知識的學習理解,達到自主健康之目的。
還有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康養,其實就是針對心性和情緒的調適和培養。而老年人最重要的是要康養,很少說要健養,因為,對老人來說強健體魄可能已經不是首要的了,而要保持心情愉悅才是首要的。
在此,我們重點來談談“健康養老”與脊柱健康調養的關系。我們知道,老年人的身體正處在退化或功能衰退過程中,最先是腿、腰、胳膊退化或老化。所以老年人腰酸背痛的很多,腿無力。我們脊柱健康學和脊柱調養技術(百川研究開發出了至少十大類人性化技術和十大項工程化技術的應用)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讓老人的身體退化來得慢一些,保持身強體健,甚至還箭步如飛。在以前談到慢性病時,已都知道脊柱健康可以管控108種慢性病,而老年人大多是患有各式各樣的脊柱衰退和慢性病,應用脊柱健康技術把脊柱調理保養搞好了,老年人健康的大問題也就解決了。
可以預見,脊柱健康調養技術在健康養老領域里有很大的用武之地。通過脊柱的調養,不用大動干戈,不用吃藥打針,對老年人沒有創傷、副作用和痛苦,是真正的健康養老,還可以保障老年人免除或減輕腰酸胳膊疼,免除或減少醫藥副作用和痛苦。另外,脊柱調理保養,使得健康養老事業的運營變得簡單便捷、服務質量更高,同時,又讓投資者和開發者降低了投資,減少了運營成本,一舉多得??傊?,脊柱調理保養技術是最適合老年人的健康維護,以及慢病康復,所以,它是最適合健康養老事業。
再加上中醫藥方法對五臟六腑的系統調理和營養調和,并用中華文化指導心性情志修煉,如此便可知,脊柱調養重在“調形”,臟腑食養重在“養氣”,而心性情志修養重在“清神”,此乃“形、氣、神”三者兼顧,這就是中國式的健康養老模式。
未完待續,下篇接創建中國式的健康養老模式(二)
--------百川健康黃開斌